首先我们要明确,课内标化成绩是申请英美院校的基础,这些院校都会对学生的课内标化成绩提出要求。课内标化成绩不达标,课外背提再优秀,也无法实现录取。
同学们参加的所有课外背提项目,都是为课内标化或同学们自身学术能力而服务的,而不是本末倒置理解为,课外背提是申请或被录取的必选项。
那既然背提不是申请的必选项,同学们为什么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规划?
上一段话中我们也提到了课外背提的本质价值,那就是其对于课内标化、个人文书及笔面试多个方面的帮助:
低年级学生参加课外背提活动可以深入探索自己的兴趣,找到一个真正感兴趣并能够投入学术热情的专业领域。
在这过程中,也能提高学术能力,反馈IGCSE/ALevel相关学科,加深理解能力。
尤其是英国方向,申请时的个人文书需要体现所做的学术努力,不是在文书中陈列自己曾经参加过的经历,而是将与之相关的,在课外背提中的收获作为写作素材,进一步向招生官展示自身的学术能力。
当然,文书写作素材多≠质量高,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总结,不会对文书有更多帮助。
25Fall申请的同学,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进行文书写作的构思。想了解文书写作相关问题,可咨询申请规划老师!
牛剑大部分专业开设了笔面试,笔面试通常会问及一些难度更高的专业学术问题,如果此前曾深入研究过相关话题领域,无形之中也是为笔面试加分,增加录取几率。
不同课外背提项目需要注意的误区不同,首先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国际竞赛。
参加竞赛,是为了学习,而并非为了奖项。(奖项虽好,但也只是锦上添花。)
G5藤校不会因为申请人有一堆XX竞赛金奖/全球金奖就破格录取ta,奖项能证明同学们出色的学术能力和水平,但这不应该是参加竞赛的唯一目的。
参加竞赛的过程,可以抱有提升自己在相关学科综合能力的想法,补齐课内没有学过的额外知识。
学术水平较高或目标G5藤校的同学,建议直接从难度大的赛级入手,比如物理方向的BPHO Round 1、化学方向的UKCHO等,提高申请规划效率的同时检测自己的学术水平,重点提升薄弱主题。
另外,尤其对于只打算申请英国方向的同学来说,如果已确定申请方向,参加的赛事活动首先要以该学科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当参与相关学科的赛事项目。
比如打算申请物理专业,可以BPHO为主,其次附加AMC、UKMT等数学竞赛。
仅从英本申请方向来看,除了医学专业以及LSE部分专业,几乎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必须有实习经历。
(*这里提到LSE是结合往年学生申请履历来看的,不是院校百分百的硬性要求)
如果同学们眼前有一份实习机会,在课内标化学习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参加,不过要考虑这份实习的价值,是否满足自己的学术需求。
在正式开始实习前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
这份工作与我的专业学科有联系吗?
-
能带来哪些我认为值得的联系?
-
能为我的申请创造哪些价值?
-
为专业学科领域创造哪些价值?
所谓的科研项目,是同学们要学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科研人”,明确科研项目的动机、如何产出理想的流程和结论等,而不是走马观花,打卡一样的完成一篇论文、一份报告或一个实验。
国内同学熟悉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两类:EPQ和线下科研活动。
如果打算参加EPQ,在选题上要严谨一些,比如选择创新独特课题的同时如何确保这篇论文有参考文献资料,或作品能顺利产出。
而像一些线下的实验项目,相关合作机构的资质很重要。所提供的实验室或实验材料能否帮助同学们真正去“做科研”,接触到此前没有接触过或只是在线上看过的器材和研究方法等。
美国院校追求全人教育,同学们不仅要考虑学术类背提活动,还要平衡好非学术类项目,尽可能增加自身的申请优势。
线下科研,对脑神经科学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同学!
为大家准备了【脑神经科学推荐学习资源】,内含美国藤校神经科学领域教授推荐的“3+1”学习资源,3本推荐阅读书目(2本教材+1本小说)和1个藤校教材网站,有需要的同学扫码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