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六月过半,2023 年 ALevel夏季大考也逐渐接近尾声。近日,英国政府教育部门 Ofqual 更新了英格兰地区的大考数据。随着数据的更新,A-Level23大考季的实况也逐渐清晰。
对于今年的 A-Level 考情,Ofqual 给出的数据中透露出哪些信息?选择 ALevel课程体系的同学们又该如何在严峻的大考中突出重围,斩获更多 A* 和 A 的好成绩,顺利进入 TOP 名校?
近年 A-Level 考试趋势可以简单总结为两点:
考试人数越来越多
想考高分越来越难
据 Ofqual 官方数据,2022 年至 2023 年间,A-Level 入学人数从 788125 人增加到 806410 人,同比增长 2.3%;GCSE 入学人数达到 5543840 人,较去年同比增长 3.6%。
考生人数的增加势必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A-Level 考试评分收紧更是雪上加霜,让考生们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早在 2022 年,Ofqual 官方就已表明,2023 年 A-Level 考试评分将回归疫情前的标准。
疫情前后 A-Level 总体评分差距有多大呢?以中国学生最喜爱也最擅长的进阶数学(Further Mathematics)为例,我们来看一下 2022 年和 2019 年的考情数据对比。
根据 CAIE 考试局公布的数据,在 2022 年的夏季大考中,进阶数学科目获得 A* 成绩的考生占比为 29.1%,获得 A 及以上成绩的考生占比则高达 61.1%。
然而,在 2019 年的夏季大考中,进阶数学科目的总体成绩远远低于 2022 年:获得 A* 成绩的考生占比仅为 22.4%,获得 A 及以上成绩的考生占比为 44.8%。
如果今年的评分标准向疫情前的 2019 年看齐,那么这将意味着,仅有不到一半的考生能够在今年的进阶数学考试获得 A 及以上的成绩。
对于想要冲刺牛津、剑桥和 G5 高校的同学来说,能否在大考中获得 A* 或 A 的成绩,可能直接决定着最终录取。因此,压力给到 A-Level 课程体系的同学们,大家要加油哦!
尽管考高分越来越难,但一生要强的中国宝宝怎能随便认输!想要在 A-Level 大考中脱颖而出,做对两件事,便可事半功倍。
第一,选择合适的 A-Level 课程。
第二,选择优秀的 A-Level 国际学校。
了解更多竞赛资讯及课程服务
扫描添加下方二维码
获得1V1服务
👇👇👇
TEL:13012833750(同微)
官方要求+擅长+喜好
A-Level 选课公式这不就有了!
众所周知,考试成绩是学习成果的展现。因此,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融汇贯通,内化于心,那么再难的考试也能轻松应对。
现在问题来了,ALevel课程体系下有 70 多门课程,到底应该选修哪几门课程呢?其实,课程选择因人而异。与其费心寻找课程搭配的最优解,不如掌握选课的三个基本法则。
一般来讲,英国高校的官网都会显示每个专业的录取要求。其中,该专业所需的 A-Level 成绩和科目都会有所体现。
对自己未来想要学习的专业,以及目标院校都非常明确的同学,选课时可以直接参考学校给出的官方信息。
以牛津大学物理专业(Physics)为例,官网明确标注:申请该专业需要 A-Level 成绩达到 A*AA,且物理、数学和进阶数学中需要有一门成绩为 A*。
在课程选择方面,物理和数学为必备学科,数学力学模块为推荐科目,而进阶数学则是后续学习中可能会用到的科目。
特别提示:牛剑 G5 会倾向于选择ALevel课程-传统课程的同学,想要冲刺 TOP 名校的同学选课要慎重哦!
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是获取高分的捷径。CAIE 考试局 2022 年的夏季大考数据显示,中文考试中,91.4% 的考生都取得了 A*和 A 的成绩。
未来计划学习文科类专业的同学,选择中文科目几乎相当于掌握了高分密码!
热爱可跨山越海!如果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并决定在之后的学习中努力向这一方向靠拢,那么首先要恭喜你!其次,请放心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吧!
Follow you heart, 相信理想的分数就在眼前。
沪上优质 A-Level 国际学校
他们的升学成绩竟如此耀眼!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优秀的国际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师资和课程,为 A-Level 大考以及名校申请做好充分准备。
光华剑桥 2023 届毕业生收到来自 7 个国家和地区、115 所高校共计 1689 封大学录取。全球 TOP10 院校 280 封,全球 TOP100 院校 1514 封。
从学校官网统计的数据来看,领科今年也有超千份录取,其中牛剑 offer 有 16 份 ,G5 offer 数为 193 份。
今年光华启迪表现不俗,据学校官微公布,今年光华启迪共 170 多位毕业生,已经收到 852 份(预)录取 offer。
其中牛津大学 1 份、剑桥大学 5 份、帝国理工学院 30 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5 份、伦敦大学学院 126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