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的考试开始,AP宏观和AP微观经济学两门考试都允许使用四式运算计算器。请注意,这完全是对计算器策略的更改,不会影响考试格式(即考试部分数量、和考题数量)、学生在考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类型及考试技能。
区别在于,线上考试的FRQ不要求画图,那么以往解答题中关于画图的问题可能会转为题干,减少画图分析题便会增加文字分析题,即根据所给图像进行分析,或要求考生将分析过程转换为文字叙述出来。因此,平时要注重文字表达的训练,避免想得到但是写不出来这种情况。
AP微观经济学考试分为两个部分,满分90分。一般来说,拿到75分以上就能保证稳定拿5分。AP微观经济也是在中国学生中比较热门,也是比较擅长的一门学科。微观经济和物理C这种学科不一样,是non-calculus based,也就是说对于数学基础的要求比较低。
AP微经的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时长70分钟的60道选择题,时间可能有点紧张,所以同学们要抓紧时间。
第二部分是时长60分钟的简答题(10分钟思考50分钟答题),两短一长。这个部分我给出的建议是大家要抓住思考的时间。在开始做题之前,花5-8分钟看完3道题,这样其实对整个做题的思路很有帮助。比如,在做前面的小题的时候就尽量和后面的小题联系起来,只写必要的步骤不要多写。而且这样的思路也有利于在碰到题目后半部分不会的小题时也能尽快找到思路。
课程内容分为六个常规的教学单元,建议按以下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
-
第1单元:基本的经济学概念
-
第2单元:供求关系
-
第3单元:生产、成本和完全竞争模式
-
第4单元:不完全竞争
-
第5单元:要素市场
-
第6单元: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
每个单元可分为不同教学章节或主题。
此外,以下几个宏观概念是本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在概念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并培养更深的概念理解能力:
-
宏观概念1:稀缺性和市场
-
宏观概念2:成本、收益和边际分析
-
宏观概念3:生产选择和行为
-
宏观概念4:市场失灵和公共政策
学生在课程中应该培养的技能包括:
定义经济原理和模型。
阐述给定的经济结果。
判断特定经济形势下的结果。
使用图表或可视化的方法展示经济形势模型。
考试时长:2小时10分钟
考试概述:
AP微观经济学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框架中列出的技能和学习目标的理解。考试时长2小时10分钟,包括60道多项选择题和3道自由回答题。
考试形式:
第一部分:多项选择| 60题| 70分钟|占考试成绩的66.65%
第二部分:自由回答| 3个问题| 60分钟|占考试分数的33.35%
所有四种技能类别将通过3个自由回答中进行评估。
-
问题1:长问答题(10分)
-
问题2:简答题(5分)
-
问题3:简答题(5分)
考试样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