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地理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但学生们需要注意许多图表、数据和概念内容,这是一门文理结合的奇妙学科。
IB地理学科不仅考察对地理原理的理解,更多是希望同学们对地理现象做出判读,对地理问题提出见解,既形成地理思维及掌握地理技能。
地理课程主题共7个,评估时SL学生选择其中两个,HL选择3个。
HL课程90个教学小时,SL课程60个教学小时
• Freshwater—drainage basins 淡水——排水流域
• Oceans and coastal margins 海洋与海岸边缘
• Extreme environments 极端环境
• Geophysical hazards 地球物理灾害
• Leisure, tourism and sport 休闲、旅游和体育
• Food and health 食品与健康
• Urban environments 城市环境
• Population distribution—changing population 人口分布——人口变化
• Global climate—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全球气候——脆弱性和恢复力
• Global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security 全球资源消耗和安全
▶ 第二部分HL延伸部分内容(仅HL,60教学小时)
• Power, places and networks 电力、地点和网络
• Human development and diversity 人类发展和多样性
• Global risks and resilience 全球风险和韧性
实地考察要求学习者根据实地考察的问题编写一份书面报告,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评价。
IB地理考试分为笔试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笔试部分有3张paper,选SL的学生考2张,选HL的学生考3张。
Paper 1:考察核心主题的内容,第一部分是4道简答题,第二部分是3选1的essay题目。
Paper 2:一共6道题。来自3个选修主题,每个主题2选1,包含简答题和短essay。
Paper 3:HL考生要考的拓展主题,从3个题目中选1个主题,包含一篇短essay和一篇长essay。
实地考察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一份2500字的调查报告。
很许多学生会抱怨地理原理易于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会误存在误差或盲点。
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地理事物的复杂性也加强了原理应用的难度。某种地理现象可能需要多角度分析,什么角度用哪一个原理,总体又有什么关联。多思考为什么?有多大合理性?
有不符合常规理论或模式的么?再看5月联考中的试题:“outlinehowonetransportmanagementstrategycancontributetoacircularcitysystem.”无论如何这道题都是简单好回答的,但大多数同学都没把原理用准用好。
“circularcitysystem”的含义就是”lessinput,lessoutput,recycleprocess”,所以我们要提到的交通策略必须以此为目的,鼓励使用公交、新能源汽车就容易解释,但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则离题太远。重视逻辑关系,理清脉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概念容易混淆,诸如:rehabilitation与reconstruction,mitigationstrategies与adaptationstrategies,Neo-Malthusview与Anti-Malthusview等,为认清其本质,推荐的做法是对比其内涵再举例延伸比较。5月联考中的一道题目:Brieflyexplaintheoccurrenceofeithervolcanoesorearthquakesat:(1)constructiveplatemargins;(2)destructiveplatemargins.回答时我们既要比较两类板块运动方向的不同,又要对比其运动后果的差异,并举出恰当的实例进一步辨析。对比+联系是辨析概念的有效方法。
鲜活的地理案例使理论学习变得生动具体,essay中几乎都要引用案例分析才更有说服力。但也是令人头疼的,需要“死记硬背”一些琐碎的信息和数据,同学们可以在课本提供的案例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该案例的相关材料。为提高案例的利用率,那些能说明不同原理的案例含金量非常高。例如:孟加拉国的洪水灾害可以用来分析洪水产生的原因、洪水带来的好处、防洪手段的成败等多个层面。分析问题时根据需要有所取舍。对体现同一地理原理的案例可以选取不同地区(HIC/LIC),不同时间(short-term/long-term)做整理,对比分析,为“discussion”做储备。例如:“Examinethereasonswhypeoplecontinuetoliveinareasaffectedbyfrequentearthquakeorvolcanicactivity.”观点阐述时,以地震多发的海地(LIC)和日本(HIC)做案例分析,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形成“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原因不同”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