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IB出分,就有一大批英国党和牛剑、G5失之交臂,只能说前者是录取率低,后者是超级“分控”啊~
下图是英国剑桥计算机专业IB要求,除了41-42的均分之外,还要满足HL的小分要求,以及数学、高等数学的选课要求,
![图片](/e/admin-houtai/mpimgs/1724398855_1724399521_2818.png)
而放到美国,麻省理工的IB要求39分,伯克利35分,CMU只要30分以上,真的是录了就有书读。
早在今年5月,IB考试出现跨时区作弊的情况在国内也是讨论度颇高,但是目前官方依然是没有回应多少人受到了处罚。
此外拔萃男书院四名,维多利亚学校、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香港耀中、和香港独立学校基金会学院各有2名。
看完数据,我们也和大家分享一位去年狂揽14所美国顶尖大学录取,来自平和的IB满分学霸的学习方法,希望对选择IB课程的学生有启发:
了解IB的都晓得,能考到这样的水准,个个都是时间管理大师!
![图片](/e/admin-houtai/mpimgs/1724398855_1724399522_9821.png)
![图片](/e/admin-houtai/mpimgs/1724398855_1724399523_8651.png)
叠加式学习。在这种学习情境里,一个单一的知识点一旦被兴趣“点燃”,就会进入自生长模式,通过资料查阅与研究,这种被兴趣推动的叠加式学习模式,无形中打通了学科学习的任督二脉,如果你了解IB课程对于「全才」近乎偏执的喜爱,你就会明白,这个模式简直就是为IB而生的。但这样的学习方法,其实需要极大的时间与精力成本才能应付,真的卷~用兴趣充分调动学习内驱力-从一个点开始链接更多知识谱系-不厌其烦地发问获得正向反馈-成绩提升;而在从5分到6分的过程中,1分是面儿上的进步,但从学习的满足感上来说,收获更会是某种长远的激励,例如:
![图片](/e/admin-houtai/mpimgs/1724398855_1724399523_8508.png)
不爱阅读的人,选IB会很痛苦。因为写论文的过程,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测试一个人阅读存货的过程。
尤其到了高中,阅读视野被一下子打开,若心中没有一份独有书单,边读边思考,拆书拆到「包浆」,这样的孩子,IB考不好也难。
不知道今年参加IB大考的同学们拿了多少分呢?欢迎留言分享大家的IB出分好消息哦!有想了解到的更多IB知识也欢迎找老师畅聊~👏
国际竞赛
![图片](/e/admin-houtai/mpimgs/1724398855_1724399523_1683.png)
VX: xnewhu
加小助手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