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GCSE经济考试的最后冲刺阶段,快速提分的关键是抓重点、练技巧、补短板。以下分模块整理高效冲刺方法,结合真题特点针对性突破:
一、选择题(Paper 1/2)
1. 高频考点集中突破
- 微观重点:供需曲线移动(区分价格变动 vs. 非价格因素)、弹性计算(PED/PES/YED)、市场失灵类型(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 宏观重点:通货膨胀类型(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通胀)。
- 典型陷阱:混淆“increase in demand”(需求曲线右移)与“increase in quantity demanded”(沿需求曲线移动)。
2. 真题刷题技巧
- 直接刷近5年真题(优先做CIE考试局),限时训练(30分钟完成40题)。
- 对错题标注关键词错误(如将“progressive tax”误解为“累退税”),建立“易混术语表”。
二、数据分析题(Data Response)
1. 图表题必拿分点
- 数据提取公式:回答时必写“According to Figure 1, X increased from A to B”(避免笼统描述)。
- 因果关系分析:用“This is because...”连接经济理论(如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2. 高频问题模板
- 影响类:“Discuss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rising oil prices on the economy”:
分主体回答:消费者(实际收入↓)、企业(生产成本↑→失业率↑)、政府(通胀压力→加息)。
- 政策类:“Evaluate a policy to reduce unemployment”:
对比方案(如培训 vs. 基建投资),用“However”引出局限性(财政赤字/时滞)。
三、Essay题(Structured Questions)
1. 结构模板速成
- PEEL结构:Point(观点)→ Explain(理论解释)→ Example(案例/数据)→ Link(扣题)。
*例*:Point: 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affects total revenue.
Explain: If PED >1, price↑→revenue↓(用公式TR=P×Q说明)。
Example: 奢侈品提价导致销量大幅下降(如iPhone在通胀国家销量下滑)。
Link: 因此企业定价需先评估PED。
2. 万能案例库
- 准备5个跨主题案例(如COVID-19对供需冲击、俄乌战争引发能源通胀),灵活套用于不同题目。
四、考前3天急救包
1. 背熟10大核心图(画图+解释):
- 供需均衡及移动
- PED/PES弹性图示
-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
- 通货膨胀的AD/AS分析
- 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2. 押题高频话题:
- 微观:最低工资/价格管制的影响、垄断市场效率损失
- 宏观:加息抑制通胀的利弊、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 答题禁忌清单:
- ❌ 写“demand increases because people want it more”(需用收入、替代品等理论解释)。
- ❌ 在essay中只分析单方面影响(必须对比不同群体/长短期的差异)。
五、时间分配与心态调整
- 考试时间分配公式:
Essay题每分约1.2分钟(如8分题限时10分钟),留最后5分钟检查计算题单位(如$、%)和图表坐标轴标签。
- 心态急救:若遇到陌生题,先拆解题目关键词(如“analyse”需因果链,“evaluate”需正反对比),联想相近知识点作答。
冲刺关键:用真题训练“条件反射式答题”,优先保证选择题和数据分析题少丢分,Essay题通过结构化和案例拿下基础分。最后阶段放弃“全面覆盖”,专注高频考点和答题模式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