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终止也是引发了诸多关注,这是北京第一个被终止的公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在经历了哈罗停办,德威校长跑路,无数知名国际学校改名,又迎来了公办学校合作办学项目停办,可谓是雪上加霜。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几年国际教育、民办学校频上热搜,家长们心惊胆战的同时,也不禁疑惑:这个行业究竟怎么了?
这一年来,全国各地关于国际教育的“负面”消息不断。
#01.
风波第一轮:改名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十余座城市,近一年有超过100所民办学校更名!
以上海为例,鼎鼎大名的神仙学校,上外系,华二系,世外系的学校几乎都改名了,上外系学校这波改名改的很彻底,完全看不出原来学校的影子。
其实从去年开始,不少学校就陆续的卷入改名的风波中。归根结底,在这波更名的学校中,大部分都是因为政策规范而改名的 。
2021年5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中规定: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名称要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际”、“世界”、“全球”等字样;不得包含公办学校名称或简称;不得含有外语词、外国国名、外国地名;不得使用国外教育机构专用名称命名。
后续可能还会有学校因为政策监管的原因进行改名。毕竟“双减政策”在国际教育圈着实掀起一场“革命”。
#02.
风波第二轮:关停,跑路,家长买单...
从2021年底开始,哈罗却辉煌不再、在华办学频频爆雷:
传说中的国际学校爱马仕,在中国深耕20余年的哈罗问题频出让人心惊胆战,而哈罗出现的停办问题,主要是因为受政策影响而未能及时获得办学资格证。
随着双减政策实行,大部分国际高中申请的培训资质审批收紧,因此不少新学校频繁被爆出问题。
哈罗的这些问题是受到政策影响,而明星子女扎堆,北京最难进国际学校之一德威出现的问题则是让国际学校的价值开始备受质疑。
北京德威学前部副校长在没有告知学校的情况下,突然携全家离开北京飞回英国在前段时间刷遍家长的朋友圈,谁听了不说一句离谱...
不少家长选择国际学校,外教其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外教跑路着实是让人大跌眼镜。
但不得不承认外教离职、各种不辞而别等突发事件都与疫情密切相关,而并非学校的缘故,校方和学生家长一样都是“受害者”。
如果说更名对学校运营及学生的校园生活尚无直接影响,但是停办,爆雷则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最后买单的还是家长和学生。
各种新规颁布,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让不少国际学校陷入内忧外患,招生困难,资金压力大,据统计在2015年至2020年短短5年间,上海有30余所国际高中和国际课程项目因财务压力等原因停止运营。
国际学校高昂的学费一直广受关注,每年付出如此高的学费,还要成天提心吊胆,生怕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突然出现问题。
根据2021年全球国际教育费用排行榜显示,北京、上海的国际教育费用仅次于纽约。上海国际学校每年的费用中位数约21万RMB。
在种种的冲击之下,成本如此之高的国际学校选不选?值不值得选择?成为了家长们纠结的关键。
归根结底,各种新规其实也是为了国际教育的环境更加规范,整治野蛮生长,天价学费,暗箱操作,资质不全等问题,提升国际教育的质量!
有人说学校改名等于“摘掉名校光环”,此前的风光或将成为历史,但改名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经验,不会影响认真办学和用心教学的老师们。
优秀的学校不论改为何名,依旧无法撼动其在家长学生心中以及行业内的地位;对于教学欠缺的学校来说,这次改名也让我们正好能够看出谁在“裸泳”。
另外近几年一直出现外教不稳定,暴雷,和出分情况不佳的情况,让学校,家长都认识到外教是需要的,但不能过于迷信外教。在疫情和双减的加持下,对于外教的聘用将是学校工作的最大重难点。
如果减少外教的依赖,同时保证校园学习的语言环境?学费是否要进行调整?如何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校未来需要面临的挑战和调整。
在政策、规定的监管下,没有了红利,提升教育质量,制定更高的标准,特色的办学方法是学校需要不断思考的自救方式!
虽然行业震动,不过全国各地也并不缺少认真办学,凭实力用心教学的优质国际学校!
还在择校路上的家长,需要擦亮眼睛,放平心态,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目前首要的任务还是回归理智:了解升学信息!选好匹配课程,选择适合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