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对GMAT还没有规划性备考方案的小伙伴来说,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是比较被动的,下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45天内做到GMAT全方位的高效备考并且出分700+,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试及备考时间进行调整。
初期
备考初期5天:根据自己的备考时间规划前期内容。
在备考初期我们所用到的材料就是大家熟知的OG,OG的目录中明确标出GMAT考试方便大家了解GMAT。了解考试后大家可以翻阅到20版3.0 DIAGNOSTIC TEST 进行诊断性测试(新的诊断性测试为在线),在这个测试中包含了数学和语文的题目,大家只需要做一半的题目就足够了,可以先感受一下自己的理解力和正确率。测试后大家可以回到2.0 HOW TO PREPARE,这一章节可以让大家了解GMAT考试中的算分机制,大家可以了解自己目前的水平,对考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备考初期过程中大家可以按照数学-语文的顺序来看,因为数学相对来说会比较简单,考察的内容也有迹可循,同学们也可以把高中数学的知识点重新回顾一下。而语文则是考试的关键,在做每一道题的时候其实就是对语文做题思路的一个分析,着重关注一下自己的弱项在哪里。
备考初期的重点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阶段会帮助大家备考中期运用思路,所以这五天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大家要重视起来!
中期
备考中期25天:需要有一个专业的做题思路。
在备考中期大家用到的材料就是OG的7.0、8.0和9.0,大家同样只需要做这些章节中一半的题目,并且根据备考时间长短规定题量,同时控制备考时间,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按照每道题1.5分钟的要求去做题,只要按照解题思路做对答案即可。那么解题思路又是什么呢?大家在做题时需要看懂官方的解析,而思路就是理解+思考。
在做后半部分题目时大家同时需要控制题量,并且在考试规定时间内控制做题时间,这个时候就要形成一个考点分析以及逻辑关系的分析,包括对原句的一个认识以及逻辑错误的分析。所以在做OG的过程中,要进行自我解析和题目复盘,大家可以整理一个笔记,便于后期复习。
后期
备考后期考前15天:选项对比+题干理解+IR+AWA
大家在做选项对比时需要注意的是,正确选项是为什么是正确的更重要,所以在选项分析时,需要对比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直接的差异。对于RC和CR来说每一个选项之间没有可比性,如果选错就代表你在文章或题干的某一处理解有误,这个时候更重要的就是回到文章或题干中,看自己哪部分理解错了,再去做选项的对比。而SC每一个选项是可以对比的,所以相对来说会更困难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正确选项为什么是正确的就更加重要了。
模考
备考中期+考前:科目分类、题型分类、难度分类、模拟考试
大家可以选择整体模考或者按照科目分类来模考,也可以按照题型分类来练习。因为在初期和中期大家对于自己的易错点已经比较了解,所以考前可以按照题型来做额外的练习。对于觉得prep模考题目过于简单的同学来说,也可以选择按照难度分类练习。但最重要的就是模考,大家需要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和流程来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