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招生办主任Bill Fitzsimmons所说,“学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最好预测指标是学生选修的AP/IB课和AP/IB考试成绩“(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而SAT的成绩高低,和在大学的表现关系不明显。这使得许多大学越来越重视AP/IB。
大量阅读文献、作报告、写论文,这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学生的写作能力依旧是欧美大学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2018年,Primary Research Group调查了全美1140名大学生,发现30%的大学生无法完成一篇超过10页的论文。而胜任学术写作的学生平均成绩更多在A-以上。可见学术写作的能力是提升大学学习成效的关键。面对全美大学生普遍的写作难题,具有突出写作能力的申请者更容易在眼中脱颖而出。
2021年,College Board 正式取消了SAT作文、SAT2科目考试;而加州大学也不再要求SAT和ACT成绩。那么主要考察写作能力的AP英语语言与写作愈发成为学生训练写作能力、展现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AP英语语言与写作主要考察学生在大学学术环境中的英语读写能力。面对阅读材料,学生不但能读懂大概意思,还需要理解作者的主旨和意图,以及作者如何说服每一个读者。同时,学生本身能够成为一个有意识的写作者,能够写出逻辑严谨、论述充分、令人信服的文章。
虽然是考察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AP英语语言与写作并不会直接让学生阅读信息量巨大的学术论文。考试只会出现更大大众化的非虚构类作品(Nonfiction),常见问题包括社会/文化评论(19-20世纪)、名人演讲/随笔/散文、社科专著节选(文化历史类)、科学类科普文。
整个考试分为选择题(60分钟)与作文题(2小时15分)两部分。
选择题一共考察5篇文章(45道题),分别是2篇公开发表的长文章与3篇学生习作水平的短文章。
长文章与段文字分别对应了选择题中的阅读题和写作题。
AP语言的作文题进一步让考生进入大学的情境,用三种文体考察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
综合写作(synthesis essay)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话题介绍和信息源(论据)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述。这些信息源可能是新闻、课件、图表、论文、摄影、漫画等。这道题直接模拟了大学中的研究论文,只不过在研究论文需要学生自己去找材料。
-
修辞分析(rhetorical analysis essay)会让考生分析一篇观点鲜明的论述(演讲、评论或者随笔)。考生需要结合题目给出的作者写作背景介绍分析作者使用了哪些具体的修辞策略来说服读者。学生需要能够辨认出这些写作技巧及其产生的效果,并加以阐释说明。
-
而最后一篇议论文写作(Argument),考生需要针对某个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据支持,阐释自己的逻辑链条来说服考官。
AP语言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考察分成了四大模块,分别为观点与证据(claim and evidence)、修辞情境(rhetorical situation)、逻辑推理与组织论据(reasoning and organization)、文体(style)。
-
观点与证据模块考察考生能否辨别作者提出的观点,作者用哪些证据来支持这些观点。同时,作者如何回应与之不同的观点。这点考察的不仅是考生能不能看懂阅读材料。而是在当今全球社会中,营销号、假新闻成为助长社会割裂的帮凶。尤其是疫情以来,虚假信息也成为各地控制疫情的阻碍。教育学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显得愈发重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新SAT还是2019年改革后的AP语言都越来越强调考生是否能做出基于证据的论述。
-
修辞情境模块考察考生能否针对特定人群和场合,进行有效沟通。在面对特定的情境下,面向特定的受众和语境,我们会传达不同的信息来达到不同的目的。我们常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文本中,作者/讲者选择特定的表述方式一定是有其自身的考量的。考生需要结合作者与受众的身份、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作者的目的来还原作者写作时的心路历程。
-
逻辑推理与组织论据模块的核心是论证的逻辑链条(line of reasoning)以及论据组织过程。段落内部、段与段之间要如何组织和衔接才能构成一篇逻辑严谨的论文。一篇好的论文,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必须串联在一起,环环相扣才能更好地说服读者。
-
文体模块看起来十分玄乎。但用通俗的话来说,它关注的就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它需要考生体会一篇好文中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分析并解释这些“好词好句”如何帮助作者更有效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综合这些模块,我们看到AP语言已经涵盖了新SAT与ACT阅读的考察重点。作文题部分,新SAT写作相当于AP语言的修辞分析写作。而选择题部分,虽然AP语言并不考察小说这个体彩,但是文本的阅读难度和SAT是相当的。同时SAT语法和AP语言选择题中写作题的考点也很类似。前者强调写作语言的简介和严谨,而后者考察论证中逻辑链条的完整。AP语言与写作相当于新SAT考试的升级和升华。对于没有办法考SAT的学生来说,AP英语语言与写作无疑是提高写作能力,与大学学术能力接轨的不二之选。
IB English分为A和B两个难度,A主要是给英语为母语的学生,B是给英语为非母语的学生设置的。英文B又分为HL和SL两个类型。
-
identities身份:你是谁?你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导致你现在是这样?你出生在什么国家?你在什么样的家庭?你在什么样的地方读书等等。
-
experience经历,可以讲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说活动或者说是经历。
-
human ingenuity 人类的创造发明,是这几年比较喜欢考到的一个话题,主要跟那种比较前沿的东西有关的,比如说像人工智能这样的东西,或者说自动化等等。
-
social organization 社会组织,包含非常非常广泛。那社会组织你可以大到工会学校,各种各样的社区社团等等。
-
sharing the planet共享我们这个地球,它主要围绕着两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地球生态的变化和发展。
五大主题其实它是由个体到整体,由小到大逐渐递进的过程。
personal texts、professional texts and、mass media texts。
-
personal texts,是关于个人的,比较私人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个人的日记邮件、博客或者是个人的信件等等。
-
professional texts, 比较专业性的,比如说论文、建议书、倡议书,还有一些报告等等
-
mass media texts,大众媒体,基本上写出来是公开的,比如宣传册、新闻报道、评论、演讲等等。
五大主题三大文体可以随意组合,而且他们可以出现在听说读写的任何一个部分
整个IB English B,其实围绕着就是这两列的内容进行展开的。
文学阅读是学习IB English B逃不开的内容。
口试里HL和SL有一个地方不一样。SL里面有图片提示,而HL里是文本摘要。
在今年五月份的全球大考,还有接下来2022年的考试当中呢,IBO把English B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做了一些调整。
读和听板块缩减为一个小时,写作及口语没有任何变化的。所以读和听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口试和写作占比上升,此外整个听力都没有了。预计2022年之后,肯定会恢复的。
口试也有微调,SL由两张图片变为了五张,而且五张图片来自五大不同主题,HL现在有两份摘要,难度增加。
为什么很多同学英语B最后拿不到高分呢?
英文B考察Receptive, Productive and Interactive Skill,大家练得最多的就是听和阅读,都是属于输入式的,不需要你自己有任何的产出的。而真正有产出部分的是写作和口语部分。平时大家口试和写作是能不练就不练,差距往往就是在这上面拉开。
-
考察的目标是语言的多样性,组织性,准确性,思想深度以及最后一个互动性。
-
在口试里面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就是你问我答之后没有太多的互动。测评的目标是要有互动。最理想的状况是考官给到学生一些资料,学生能够根据这个东西来讲。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自己的经历、看法,并且可以问考官一些问题。
-
英语B阅读通常不仅仅只涉及一个主题,可以是不止一个。
-
第一是找到文章的重点,第二是大致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
writing部分是非常重要的,SL和HL的同学拿到的试卷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那这个要求的字数会是不一样的。SL要求是250-400个字,HL是450-600字。
-
写作考核还是回到五大主题三种文本,它会给到不同的话题以及不同的文章题材让你自己去选。你只要根据自己比较熟悉和擅长的文本风格来写就可以了。另外就是隔三岔五回到这个主题里面。
-
口语部分是由任课老师做考官,所有的口试都是要全称录音或录像。并且发送到IBO进行二次审核。
-
做口语的时候一些答题的策略。
-
SL与HL口试的流程时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它给文本不是图片。文本来自于课堂上面讲过的内容。新考纲里,HL两篇文章摘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