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解惑系列—养成长期英文阅读的习惯,你将受益终生!

时间:2022-01-29 13:14:02  作者:犀牛教育 来源:犀牛教育

“嘀嘀嘀”手机响起,“李老师早,有一些问题想向您请教!”家长的疑问如期而至。

 

大家好,我是犀牛国际教育创始人老李,每天我都会接到来自家长们的关于国际教育的各类疑问。从业十余年,我不仅带出了许多国际竞赛金牌者,也结识了这些优秀学子背后一直做支持、打辅助的家长朋友们。老李真心敬佩这些默默付出的家长朋友,我也十分乐于解答来自家长们的各式各样的疑问。

 

最近,我汇总了大家常常会问到的问题,将在【一期一会】栏目中分享给大家,帮家长和学生朋友们避开求学之路的各种坑!也欢迎家长朋友们交流沟通,为了孩子的未来,咱们共同努力。

 

 

李老师,小C之后是打算走美国方向的申请的,我看朋友家的孩子不是去锻炼体育就是去参加各种实验室项目,我们家这位休息日就在喜欢呆在家里看书,我着实有些焦虑,我该劝她多去外面活动么?

小C妈妈您好,喜欢阅读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可能是小C的独特之处,如果确实有感兴趣的体育或者实验项目,可以支持她,但是没有必要强迫她去参加。

 

在美国学校申请中,差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越是TOP的学校就越看重这个差异化。您刚刚提到的体育特长、音乐特长,以及美术特长都属于差异化,当然小C身上具备的喜欢阅读的特点,其实也是不可多得的差异化!

 

在2012年的时候,我就见证了阅读者成长的案例。那时候我在南京创业,当然还是留学教育类行业,当时接触到大量南外附中的学生。他们在上高一的时候托福已经可以考到110分左右了,那么这些同学们其实最需要的就是英文长期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英语融合阅读课程,来满足同学们对阅读导读以及分析这块的需求。

 

这个英语融合阅读课程课程的一共是一年上50次,在春节、国庆节的时候放假停课,除此之外每周上一次。当年南外附中的学生在315小高考之后,部分会选择全脱产,然后开启刷题之旅,一直到当年的11月份或12月份。另一类,就是参加我们的融合课程,从高一开始一直读到高三。我们对比了这两类学生,参与融合班的学生不管是当年的SAT考试,还是在大学期间的课程学习效果都是更好的。

 

比如说有学生大学选了一门“神学”的宗教课,或者选了东亚历史,或者是当时纽约大学规定如果学生SAT语法部分没有达到700,那就必须要上一门写作课。我发现好多通过SAT冲刺刷题的同学写作课分数通常不是特别好,这就会影响学生之后去申请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等等。而融合阅读课的毕业学生,不管是英文写作能力,还是上课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说喜欢阅读确实是一件有利的优势。

 
 

谢谢李老师的分享,那您方便分享下这个融合阅读课的方法吗?同样是阅读,我感觉小C天天只是粗略翻阅,也没见她做过笔记什么的,我怕到头来只是读闲书。

首先,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当时阅读融合课程,我一共设计了四本讲义,其中第三本是《京华烟云》,这本书写得非常棒,当年SAT特别喜欢去节选书中的一些段落。

 

我们去精读这个京华烟云的时候,里面有生词我们需要标出来,这些单词我们是希望学生在阅读之后牢记,当时是有老师专门会进行检查,第二个是有一些比较难的句子,老师也会对句子结构进行讲解。除了培养学生的词汇、语法结构,我们还会分析这个小说里面的人物,以及分析当时的文化特点。

 

林语堂这本书语法使用的非常恰当,基本见不到任何的一个语法错误啊,主要的原因的是林语堂是哈佛大学的英语方面博士,他在30年代还出版过一本书,是专门讲英语文法的。可以让小C在网上搜索一下,看一下在民国时期人们如何去教授文法。同时这个本小说的时间跨度非常长,是从义和团运动一直写到抗日战争期间,这也足以说明作者的文化底蕴之深。

 

第二个是文学和科学并重。当时我们融合班的第三学期有一半的时间是带着学生去读完了英文名著《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另外一半时间我们就开始讲一些和科学相关内容,比如说科学方法论及其相关的一些知识、科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这样的话在他去读SAT考试当中一些自然科学文章、科学小品文的时候,就感觉不到突兀,也会觉得特别容易。

比如当你遇到18、19世纪的一些论文时,这篇文章可能是巴斯德写的,或者是某个物理学家或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那通过前面的阅读学习,你已经对这个时期或者这个人物有了全面的了解,那针对性的答题自然犹如囊中取物。或者说是关于生物、物理的、地质类型的实验过程描述文章,其实学生都可以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找到对应线索。

 

第三点是注意比较阅读。建议孩子从最基本的词汇句子开始做起,再到段落分析、文章的分析,最后再去进行一些比较阅读。像IB、AP的文学课程都是很注重比较阅读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花了一个半月将《纯真年代》精读了1/3,然后我们就做了调研,去分析此书在西方文学当中的评价,还会将这本书与其他文学作品之间做出横向对比分析。同时我们也做了《京华烟云》跟国内的一些同类型作品,如红楼梦之间区别。这个比较阅读也和SAT当时的双篇阅读殊途同归了,甚至还比SAT更难。

 
 

这些方法我记下了,十分受益。这两天我带孩子去和您聊一聊,要是他感兴趣,可以在您那边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阅读共同进步。

没问题的,小C喜欢阅读,您又这么支持,真的是非常好的。其实拿我自己举例子,在高中的时候我其实是读了大量的书,到了大学的时候,我很喜欢在图书馆按照一排一排的顺序,去阅览书籍,包括像现在工作好多年了我也保持着定期读书的习惯,阅读速度很快,基本上一个晚上或者是两晚上把一本书读完。常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阅读的孩子肯定是要比其他人走得更快更远!

 
 

谢谢李老师的详细解答!🌹我的焦虑感减少了很多,后面也会更平心静气地看待孩子的个人爱好,谢谢您啦。

不客气,希望我的分享对孩子有帮助。欢迎随时交流🤝

 

 

相信这位家长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孩子面临的挑战以及努力的方向,希望孩子持续努力赛出水平!

 

 

关键字:老李解惑系列,英文阅读的习惯,

推荐资讯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