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开辟思维道路,形式数学使道路成为可能,逻辑则使思维运行于可靠的道路上。
关于科学的基础,以及数学与逻辑的关系,随机列举一些观点: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
👉科学最基础的部分是形式科学,形式科学的基础是逻辑与数学;纯数学是逻辑的一个分支。—《数学的本质》(1933);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数学科学研究工作方案》(2019);
👉当前的科学都是建立在“观察”,“测量”,“量化”基础之上的。基础之上是什么?逻辑,模型,数学公式等。—某乎网友
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由数学、逻辑、实验共同完成的。所以大部分能力类考试都要考察数学与逻辑,这些都是非艺术类、非纯人文类的基础学科最基础的内容。
关于逻辑的分类可以看下图:
以上所提及的逻辑是广义的逻辑,那么日常生活中说“讲话要追求逻辑”中的逻辑指的又是什么呢?这里的逻辑比较简单,就是指要讲对话,所以是一个狭义的“逻辑”的概念。

数学占了半壁江山,除了完全的文科(历史类、法律类、语言类)不需要数学外,其他的考试都需要数学作为基础,根据对于数学的要求不同,各类考试数学的难度也有区别。
总体上来说,剑桥系笔试数学的难度比较大,牛津系的笔试对于逻辑的要求比较大,这也合理,毕竟剑桥偏理,牛剑偏文一些。
占比第二个比较多的部分是逻辑,第三是写作,其次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逻辑是让很多同学望而生畏的部分,在国内的认知体系里,逻辑等同于哲学或者政治等形而上的学科,所以国内的同学学习哲学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
逻辑的学习和教授不是一个系统的事情,甚至可以说,逻辑对很多人来说,是突兀的。
美国的考试对逻辑的要求也是仅次于数学。在西方教育的能力类考试中,逻辑是仅次于数学的重头戏。
我们先来看几道牛剑笔试中的逻辑题目。
上文提到,我们没有逻辑的基因,而且我们的逻辑被哲学以及政治所替代,所以国内的同学在学习逻辑的时候,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0以下开始的。
我们看一道TSA的题目,这是一道翻译成中文你都需要思考半天的题目:
这道题的题型为逻辑推理—意思逻辑—逻辑构建—寻找假设,而且这道题是逻辑题中比较难的一类题目,属于图形逻辑中的Negation方法。
MAT考试中,计算机类的专业需要完成的一道题,即分析推理题目,我们看一道特别难的分析推理的题目:

类似的分析推理是LSAT的Game题目的一种弱化版本,比如下面这道LSAT的题目
在UCAT中会出现一类题目,是分析推理中的图形逻辑题目:
类似的题目,在公务员的《行政能力测试》中经常出现:
图形推理对中国同学来说相对比较容易一些,只要发现相对应的规律(得益于国内强大的公考培训,这类题已经完全被解密),题目处理起来就容易很多。
对于形式推理的题目,则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些题目会比较难,主要在于各类条件之间的先后顺序判断、各类条件的复杂判断等,经过训练,是比较容易的。
比较难的地方是意思逻辑,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而且需要花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之前很多在准备笔试的同学,在提交申请后才开始准备,这样往往是来不及的,同学们要将准备时间前置,合理分配好时间,给笔试预留充足的准备期。
针对LNAT,BMAT,UCAT,TSA等涉及逻辑的笔试,犀牛特别开设笔试准备课程,助力同学们提前扫清申请最后一关!

|